內容摘要:日韩Av妻不如妾wwwdddd83com面對生死考驗,趙一曼想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崇高革命理想、堅定信仰信念,展現出崇高的忘我精神、奮斗精神、犧牲精神。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內,陳列著趙一曼同志這樣一封家書:“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家書是1936年8月2日趙一曼同志就義前,寫給兒子的。每次捧讀,潸然淚下,為趙一曼同志對信仰信念的堅定執著、報國為民的赤膽忠心、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所深深感動,心底升騰起奮斗的無限動力。
信仰信念的堅定執著
面對生死考驗,趙一曼想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崇高革命理想、堅定信仰信念,展現出崇高的忘我精神、奮斗精神、犧牲精神。
趙一曼,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受黨派遣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第二年回國,在湖北宜昌、江西南昌以及上海等地做黨的秘密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派往東北開展抗日斗爭。
在東北,她指導多地開展工人運動,先后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中共濱江省珠河縣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1935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治委員。1935年11月,在戰斗中負傷,養傷時被敵人發現,因寡不敵眾,不幸被捕。1936年8月2日,英勇就義,年僅31歲。
家書成為她與兒子的永別。趙一曼在人生終點,將使命之憾、親情之歉,定格為歷史永恒,家書寫出了對革命理想、信仰信念的矢志不移。
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無數共產黨人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無怨無悔地奮斗,獻出鮮血乃至生命,行為感天動地,精神氣壯山河。
報國為民的赤膽忠心
無數共產黨人以對信仰信念的執著堅守,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英雄史詩。趙一曼雖然沒能用她深厚的學養給孩子以文化教育,但她卻能無愧地對孩子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寥寥數語,感人肺腑。趙一曼用生命詮釋了一位共產黨員的拳拳報國之心、愛民為民之情。
趙一曼愛國、愛民之情,體現在她沖破束縛,義無反顧地投身革命的洪流中,更體現在她同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作堅決斗爭的行動中。
趙一曼把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用高尚情懷、頑強奮斗和無私奉獻,為自己的孩子作了最好示范,也是我們后人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其寶貴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熱愛祖國,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我們要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偉業之中,把個人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在獄中,日軍用種種酷刑逼趙一曼投降招供,她堅貞不屈、保守秘密,沒有吐露任何有關東北抗聯的信息。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慷慨就義,表現出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不怕流血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我們黨成立98年來,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正是無數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始終不渝、百折不撓,團結帶領人民艱苦奮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提高斗爭能力、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要傳承好紅色基因,永遠銘記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把紅色基因、紅色精神融入血脈,汲取精神滋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擔當、砥礪前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基地研究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